一、工作室宗旨
搭建成长平台,促进教师发展,推进教学改革,引领专业发展。
二、工作目标
充分发挥重庆市教学名师在教育、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中的示范、引领、指导作用,逐步形成以重庆市教学名师为核心的中药学专业高层次骨干教师团队和专家型的研究群体。具体目标如下:
1.入选重庆市级名师工作室。
2.获国家教学创新团队1个。
3.获市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项。
4.获全国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以上。
5.完善已主持的“中药储存与养护”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完成国家级中药学专业资源库课程包“中药储存与养护”建设,完善“中药鉴定技术”、“药事管理与法规”两门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
6.指导的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赛项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3人次。
7.完成以下任务中的至少3项:
(1)在其他教育教学活动中获得国家级三等奖1人次及以上。
(2)在建设期内完成职称晋升或学历提升1人次及以上。
(3)参编教材获国家级规划教材立项或市级优秀教材奖,或主编(副主编)公开出版教材1部及以上。
(4)完成1门及以上市级金课建设。
(5)申请并立项建设市级及以上(教改项目、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中心建设、教学团队建设等)项目1项。
(6)完成核心期刊专业及学术论文3篇及以上。
(7)在创新创业类大赛中获得市级及以上奖项1项及以上;或在市级及以上专业学会、行业协会组织的竞赛中获奖2人次及以上。
(8)完成其他教学及相关工作任务并经学校学术委员会认可。
三、工作思路
结合国家级中药学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以教师专业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培训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为载体,以基于具体问题的导师指导下教师全程参与为形式,使名师工作室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四、工作原则
1.坚持以提高成员专业素养为根本。始终把培养和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工作室成员的个性与特长,鼓励成员间差异化发展,促进教师能力的全面发展。加强工作室成员之间的意见交换,不断在教学和技能提升中完善自己,在教学改革中发展自己。
2.坚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以问题为导向,聚焦课堂质量,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努力实现高效课堂。
3.坚持以强化管理为手段。加强工作室活动的管理制度建设,建立有生命的、高效的工作室机制,使工作室的活动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立规范的工作室成员档案,记录培养过程。以目标为导向,强化年度考核工作,确保工作目标实现。
五、工作方式
1.个人自主研习与团队合作研修相结合。
2.理论研习与实践反思相结合。
3.现实活动与网络研习相结合。
六、基本要求
1.每个成员必须制定个人成长规划,确定短期和中期目标。
2.工作室每月举行一次工作例会,开展工作研讨,总结上月活动,布置下月工作。
3.在药学院网页建立“重庆市教学名师工作室”专栏,每半年检查通报成员完成规定目标的情况。
4.每学期每位成员至少开设一节优质示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