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基础医学部“博士论坛”系列讲座第一讲在科技大楼裙楼101报告厅举行,此次讲座邀请到青年博士张时恒,主题为“16s rRNA扩增子测序及利用QI IME处理分析数据”,学校50余名教师及学生参与讲座。
讲座以研究土壤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方法为主要内容,首先介绍了土壤微生物研究背景、如何观察微生物、如何测定微生物数量、如何用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微生物组成。其次介绍了16s rRNA是最常用的原核生物的生物标志物、16s rRNA基因保守区和可变区的分布等内容。最后,张时恒向大家详述了细菌的分类系统、表征16s rRNA的特征以及DNA结构和分子组成,分享如何利用原位杂交技术、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等分子技术研究微生物。
本次博士论坛是面向全校师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学术讲座,不仅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同时发挥博士在学术上的带头作用。促进广大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及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加强各专业方向博士的交流与沟通,激发博士的创新思维,增强博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进博士群体在学术氛围、创新能力、科技成果和研究性教学等方面的提高,对学校科研工作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