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社会实践 >> 正文

医技学子“三下乡”|走进滨江生态法庭,守护三峡绿水青山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3年07月05日 10:27 [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树立青年学生生态文明法制观念。“绿动平湖,技行高峡”社会实践服务队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重庆市法治教育基地——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法院大周人民法庭开展主题为“走进滨江生态法庭,守护三峡绿水青山”的生态环境普法宣传活动。

大周人民法庭干警对社会实践服务队全体成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带领大家进入到滨江生态法庭,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沉浸式”生态法制教育课堂。来到前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栩栩如生的中华斑羚、豹猫、熊掌、红豆杉等野生动植物标本,经介绍,陈列在馆的均为长江三峡库区“三区六县”环境资源案件中的涉案标本,生动鲜活地为大家讲述了每一起司法案件背后的生态法治故事。

接着步入滨江生态法庭中庭,左右两侧墙上分别为水域环境司法教育、生态法治措施展板。法庭干警首先为大家介绍在万州区法院审理破坏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典型案件,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和长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政策实施情况。随后,带领同学们来到水域环境司法教育展板,为大家解释了“增殖放流”“补植增绿”两个概念,指的就是法院推行“生态恢复型司法”策略,在环境遭受非法破坏后,通过放归鱼苗、种植树木等措施恢复,保护环境。

然后,大家跟随干警来到滨江法庭庭院,庭院展区内各种珍贵植物、稀有矿物资源标本错落分布,有华山松、桢楠,也有万州古八景、长江流域万州段内容、三峡库基古建筑等元素置入,更有长江万州段、万州大瀑布、石琴响雪等微型景观,展示了三峡库区一处一景,一区一色的特色景观。在展示区内的一草一木,一点一滴均与非法砍伐珍稀树木、开采矿产相关,法庭干警表示,通过此次典型案例警示,希望同学们能够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制观念,约束好自身行为,切勿以身试法。

活动结束,志愿者们对今天大周法庭“沉浸式”法治教育,学习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进行互动交流,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学习,进一步明白了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今后将认真学习,积极宣传生态环境保护,呼吁大家共同参与,共同投入到保护自然环境的行动中,争做生态环保的宣传者,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