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学改革 > 正文

以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 推动“大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

发布日期:2024-06-20 作者: 来源: 点击:


赣南师范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积极落实教育部及江西省教育厅关于“大思政课”建设综合改革的文件精神,统筹负责江西全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任务,通过课程创优、教师创优、资源创优,不断汇聚“大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的新动能新优势。

“专题+问题”驱动课程创优,建设“大课程”

“专题+问题”推动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基于教材体系,结合学生的关注点、社会热点、教师梳理的难点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内容转化为12个教学专题,再由贯穿140个小问题形成环环相扣的“问题链”,教学过程针对一个一个的大问题套小问题各个击破,在问题驱动中,促进学生由“被动学”到“主动思”转变。

“一专题一备课”精研思政课教学内容。通过牵头江西全省的教学改革为契机,2023年组织20余场线上线下跨校的集体备课和研讨。通过名师示范、教学展示、专家点评、集体研讨等方式,创建有组织、有引领、有示范的“一专题一备课”集体备课模式,不断提升专题教师的教学水平。

充分利用自建的“苏区红”数字资源库等平台,推动网络平台、数字思政赋能课程建设,不断增强课程建设吸引力、时代性。“苏区红”数字资源库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AI人工智能、智能化大数据处理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汇聚展示、数字管理、高效应用和共建共享,是集资源供给、在线学习、虚拟体验、评价考核于一体的“一网通用、一网通学、一网通管”智慧平台。“苏区红”数字资源库建立了红色课堂、红色记忆、红色艺术、红色走读、红色研究五大资源矩阵。“苏区红”数字资源库在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实现红色文化育人创新上走在前。

“专题+团队”推动师资创优,建强“大师资”

“一课多师”让教师“专”起来。通过打破原有“一师一课一班”的授课模式,积极推行“一师一专题”团队授课模式,切实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专业化水准。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特点,以及在讲授中展现的各自的特色和魅力,校内、校外老师相互配合、层层深入,不断丰富和拓展了教学内容,实现育人效果的全面提升。

“双师同堂”让教师“实”起来。通过聘任特聘教授、革命烈士后代、革命纪念场馆负责人及红色讲解员等担任学校兼职思政课教师,实现校内校外思政课教师教育教学一体化,有效充实思政课教师力量。2023年4月10日,赣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课程以“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为主题,依托校内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以“双师同堂”的形式进行。程小强博士和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馆长谢芸华同堂讲授,课堂把教室搬到了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内,不仅实现了传统课堂的形式创新,而且在内容上也是高度契合,丰富和拓展了课程内容。

“师生同台”让教师“动”起来。通过主讲教师理论讲授与学生参与讲演的方式,开启“师生同台”的思政课别样打开方式,推动思政课教学走深更走心。2023年4月27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朱平教授与音乐学2201班、音乐学2202班和播音与主持艺术2201班学生共同上了一堂思政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长征精神放光芒”,综合运用理论讲授、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学互动,学生表演,使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具象化生动化,同学们更好地了解长征的过程、更好地理解长征精神。

“专题+实践”带动教学资源创优,建好“大资源”

推动“专题教学+纪念场馆”融合发展,构建教学资源共享机制。依托学校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和红色文化育人馆,盘活“家门口”的红色资源,与瑞金、于都等地的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共建家门口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搭建纪念馆与高校深度融合平台,构建共建共享共育联动机制,创新运用革命文物资源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不断开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打造具有创新性、示范性、引领性的红色资源研究运用联合体,推进高校课堂教学与红色研学教育深度融通发展。2022年6月17日,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携手赣南师范大学,共同建立全省首个“纪念馆+高校”融合发展联合体,举办“人民共和国从这里走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史”展,“苏区精神永放光芒”情景故事讲演、实践研修、送教上门等系列活动,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鲜活的教育教学资源,实现协同育人。

开展“专题+一线课堂”实践教学活动,在行走的课堂中实践育人。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积极与“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等建立了合作机制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师生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实践教学,让他们通过听一线故事、读一线样本、看一线变化等设身处地受到精神洗礼,实现育人效果。近年来,赣南师范大学连续三年组织多支队伍前往一线开展实践教学,通过一线实地参观学习,老师们深刻领会到要将课堂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主题教学、音像教学、体验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融入课堂,丰富思政课教学形式,用真实的案例打动学生,让学生在历史和现实的碰撞中,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感悟和思考,达到以史育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教学目的,不断提升思政课课堂教学的生动性、有趣性和实效性。

本文转载自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赣南师范大学:以问题式专题化团队教学改革 推动“大思政课”建设走深走实》一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