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部门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部门动态 > 正文

推动高校党建充分发挥好引领作用

发布日期:2025-08-11 作者:任树根 张雨欣 来源: 点击:

教育是兴国安邦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高校是教育高地,在高校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好党建引领作用,强化政治引领、思想引领、组织引领、文化引领和制度引领,这既是党领导教育工作百年历程和经验的深刻总结,又是立足现实的考量,更是开创未来的密钥。

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最大政治优势。从高校的发展变迁来看,虽然有着错综复杂的历史背景,带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但党在不同时期对高校的政治引领确保了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坚持党对高校的政治引领,要从大局出发,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加强党对高校的政治引领,就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广大师生积极投身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中。

筑牢思想根基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注重把理论武装与道德养成相结合,把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重要位置。加强党对高校的思想引领,要将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高校创新发展的全过程,引导广大师生学思践悟并自觉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

学要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出发,发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思要坚持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突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三全育人”模式,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切实将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补足思想之钙,防止思想滑坡,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践就要注重实效,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筑牢思想根基离不开有效的载体。对于高校而言,要以红色基地为实践场所,开展沉浸式教学,传承红色基因,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真理性。要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在实践中砥砺前行。悟就要加强领悟,悟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更是将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于心的关键。对于高校而言,要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在思想上认知、认同党和国家的奋斗历程并转化为自觉行动。

严明组织纪律

百年大党笃行致远,靠的是严密的组织制度、严明的组织纪律和规范的组织行为。我党自成立之初就非常重视组织纪律,1921年,党的一大纲领明确提出,在加入我们队伍之前,必须与企图反对本党纲领的党派和集团断绝一切联系。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对组织纪律作了详细规定。党的三大更是明确规定,党必须在政治上、思想上、组织上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1927年,毛泽东同志领导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创造性地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高校在实践中也探索出“把支部建在基层”的做法,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学校党委—二级学院党委—教工/学生党支部三级管理组织制度,以严明组织纪律落实组织制度,实现党对高校的组织引领。

加强党对高校的组织引领,首先要建立健全干部选拔制度。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选拔能力强、作风硬和素质高的干部,建设高水平的领导班子,确保高校的领导权掌握在忠于党和人民事业的人手中;其次要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党的高校组织体系,使各项组织制度全面落实,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再次要确保广大师生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加强警示教育,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扣好廉洁第一粒扣子,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氛围,推动党的纪律成为广大师生耳熟能详且自觉运用的日常规范。

营造育人氛围

党对高校的文化引领,要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红色文化血脉和打造特色品牌校园文化为中心,在创新发展中提升高校的文化内涵。

加强党对高校的文化引领,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积极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其当代价值,在坚定文化自信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要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厚植爱国情怀,着力培养师生责任感和使命感,注重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融入高校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要打造品牌校园文化,实施校园文化创优工程,培育校园文化特色发展的沃土,特别是要将高校发展史融入校园多维空间体系,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健全保障机制

无规矩不成方圆。健全完善的制度保障,有利于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和合理流动,有利于拓宽高校的国际视野,提升高校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高校各项机制不断健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注入磅礴力量。加强党对高校的制度引领,就是要健全保障机制,进一步激发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潜能。

首先,要完善激励机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激烈的竞争背景下,高校要在党的领导下完善激励机制。这些激励机制应该是多渠道、全方位的,包括奖惩制度、公平公正的竞争制度和个人成长的多维渠道平台、成就感和获得感的满足、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有机结合等。

其次,要创新保障机制。高校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各项资源的倾心投入,要在党的领导下加强资源整合,推动完善政策、资金、师资、信息等保障机制,完善政策配套并优化资源配置,为高校发展注入新动能。

最后,要健全考核机制。考核是为了更好地发展,高校实施民主评议考核,要将师生满意度作为重要指标,着力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新形势下,高校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以培养高质量人才为动力,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着力提高建设水平和培养质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卓越人才。

文章转载自学习强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