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堂以“辐射灾难,消防救援”为主题的观影教学在徐州市大丰壹方城横店影院包场举行,任课教师为中国矿业大学煤炭精细勘探与智能开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张炜教授。与传统课堂教学不同,这堂大银幕前的课,将消防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为学生们上了一堂别出心裁且深具内涵的思政大课。

本学期,张炜教授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了一门通识教育选修课《放射性“氡”——利弊并存的双刃剑》,其教学宗旨是拓宽学生在环境健康保护领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学科交叉与创新思维和应对未来复杂环境与健康挑战的综合能力。为了上好这门课,张老师不仅注重将学科前沿动态和自己的研究成果引入教学,突出体现科教融汇的教学理念,而且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和教学目标,积极探索专题式、案例式、翻转式、探究式等新的教学模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他一直在思考通识教育如何落实价值引领、立德树人。
随着“全国消防日”的到来,张老师了解到华语首部辐射灾难题材电影——《焚城》即将上映。该电影主题恰与所开设的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相契合。于是,张老师决定以自费包场的方式,让学生通过震撼的电影故事,直观地了解放射性污染的巨大危害,深刻感受在放射性污染等重大公共安全危机面前人类的脆弱与坚韧,以及面对灾难,消防员所展现出的英雄气概和无私奉献精神。
电影结束后,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2023级本科生宋茂犇说:“通过这门课程,不仅学到了放射性物质的基本知识,更深刻地认识到放射性物质对人类社会的利与弊。”来自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生分享了各自对影片情节和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感悟。“电影《焚城》让我深刻体验到知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电影情节让我对科研工作产生了更多的思考,尤其是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环境与测绘学院硕士研究生刘江如是说。
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年度影响力人物、江苏省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中国矿业大学教学咨询专家组成员边和平教授点评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挖掘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张炜教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科教融汇、学科交叉,而且以强烈的育人意识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及时抓住“全国消防日”这一契机,以观影的方式将枯燥的知识讲解与生动的视听情节有机结合,既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和知识理解,也凸显了“生命至上”“责任担当”等鲜明的价值导向,使通识教育课上出了“思政味儿”,而自费包场则又展示出一位青年教师对学生成长和教育教学的情怀。
文章转载自学习强国,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