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 月1 日--7月5日,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临床医学院“峡医暖阳”志愿服务团前往万州区长滩镇沙滩村,以“矢志不渝跟党走,医路暖阳乡村行”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初到沙滩村,志愿者们便马不停蹄地展开实地走访。在与村支书的深入交流中,一个现实困境牵动了志愿者们的心: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留下的孩子们成了“假期留守儿童”。每到假期,如何照管些孩子就成了村里的 “头疼事”—— 家中老人年事已高,精力有限,很难时刻看顾;活泼好动的孩子们总爱往水边跑,安全隐患像一根无形的弦,紧绷在每个人心头。“不能让孩子们在孤单与隐患中度过假期”,带着这份牵挂,志愿者们当即决定:在本次活动中为孩子们开辟一片 “成长乐园”—— 每天午后 2:30 到 5:30,既帮他们辅导作业、攻克学习难关,也开设生动的课外课堂拓宽视野,更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让欢笑漫过假期。这不仅是对乡村现实需求的及时回应,更藏着志愿者们用爱守护童年的赤诚。让留守的时光不再孤单,成了志愿者们心底最恳切的心愿。
“第一次站讲台,要是讲砸了可怎么办啊?” 至今记得那位志愿者攥着教案的手微微发颤,声音里裹着藏不住的忐忑。可就是这份初为人师的紧张,反倒成了志愿者们深耕课堂的动力 —— 这群年轻人带着各自的专业知识与艺术特长,把每一节课都打磨成“艺术品”。从梳理暑假作业里的知识难点,到琢磨怎么用画笔勾勒大千世界,用歌声传递生活热忱,再到设计健康课上的趣味互动,他们将“要为村里娃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的承诺,写进了每一页备课笔记。那些原本只在课本插图里见过的远方,就这样顺着志愿者的讲述,变成了孩子们眼里闪闪发亮的光。
在艺术课堂上,画笔成为孩子们梦想的翅膀。在志愿者的悉心指导下,一笔一画勾勒出自己将来的模样,有人画出守护生命的白衣天使,有人描绘探索宇宙的航天员,每一幅画作都承载着纯真的理想。健康课堂上热闹非凡,志愿者们一边耐心示范巴氏刷牙法、七步洗手法,用趣味问答讲解护眼知识,一边以生动案例普及防溺水安全要点,孩子们跟着认真练习,在互动中将健康与安全理念牢记心间。在“我的梦想是什么”的课堂上,利用先进的智能AI技术,刹那间,大屏幕上便清晰呈现出孩子们未来职业的照片。孩子们纯真的眼神里满是憧憬,仿佛透过屏幕,真切看到了多年后奋斗在岗位上的自己。
“认识世界” 的课堂里,孩子们眼里满是好奇。讲到海底、草原,他们争相举手,用童真想象诉说向往。
手工课堂上,拓染是最受欢迎的“明星项目”。木槌起落间,植物的脉络携着纸上慢慢晕开,孩子们盯着渐显的图案发出阵阵惊叹。指尖触到叶片的纹路,也触到了自然的神奇,更在这抹晕染里,悄悄接住了传统非遗文化递来的温柔。
五天活动转瞬即逝,课程也逐渐走向尾声。孩子们紧紧拉着志愿者老师的手,眼中满是不舍,一声声 “明天还来吗”,如同一把把钥匙,打开了乡村孩童对知识渴望的心扉,也让教育成为跨越城乡的情感纽带。“看着孩子们从怯生生地躲在角落,到自信满满地主动举手,从彼此陌生到相互信任,志愿者们真切感受到教育的力量。” 一位志愿者在总结会上感慨道。另一位志愿者也分享道:“或许我们的力量微不足道,但只要能点亮孩子们心中的一盏小灯,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一堂堂生动的课程,一次次温暖的互动,架起了高校学子与乡村孩童心灵沟通的桥梁。这个夏天,“三下乡”的旗帜在长滩镇迎风飘扬,知识的火花在课堂绽放,爱与希望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峡医暖阳”志愿服务团用青春与热忱,共同描绘着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让这份温暖与爱在乡村大地久久回荡。


